一、養豬廢水特點與治理難度 由于歷史原因目前大部分養豬場建在河邊、溪邊、湖邊、海邊無論是直沖式養豬場還是干清糞養豬場污水均直排水體造成水體嚴重污染。養豬場排放規律為間歇式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排放量大、沖擊負荷大。從污水成份分析固液混雜,屬高有機、高氮、高磷污水,且碳氮比 例失調這些特點給養豬污水處理帶來很大困難。
目前無論物理、物化、化學、生化、生態等處理方法中。 不可能用一種或二種處理方法來實現達標這樣就決定了養豬場污水處理必須采取多方法組織工藝。
二、養豬廢水水質
廢水主要來源于豬尿、地面沖洗廢水,含有糞便、尿、飼料等。通過查閱文獻及我公司對相關同類廢水的多項工程經驗,廢水水質基本如下(干法清理糞渣情下):
CODcr:15000~25000 mg/L
BOD5:4000~7000 mg/L
NH3-N:1000~1500 mg/L
SS:5000~7000 mg/L
糞大腸菌體>2.4×108個
三、采用工藝
豬場外排廢水的主要特征是:有機物濃度高、懸浮物多、色度深,并含有大量的細菌,因含有大量動物的屎尿而使NH3-N濃度很高廢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以固態、溶解態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形式存在,使廢水表現出很高的BOD5。、CODcr 、SS和色度等,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好,此外廢水中含有大量N、P等營養物質。廢水中的固體殘渣主要為有機物質,如不進行有效固液分離,就會給后續處理帶來困難,增加處理負荷,影響處理效果。因此在工藝上必須強化預處理。采用物理方法作為強化預處理工藝,對廢水進行固液分離是降低有機物負荷最有效方法,物理方法占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不受負荷、水質、溫度等其它條件影響,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國內外多年的實踐證明,對于易生物降解的有機廢水,生化處理是最為有效和經濟的處理技術,包括厭氧、好氧技術和穩定塘等。對于濃度較高的有機廢水單獨的厭氧處理一般不能夠達到處理要求,單獨的好氧處理運行費用高,厭氧—好氧串聯工藝結合了厭氧 處理工藝和好氧處理工藝的優點而避免了各自的缺點,厭氧處理工藝能耗低、污泥產量低,負荷高,但出水不達標;好氧處理工藝出水水質好,運行穩定,但需能耗,污泥產量較高。因此厭氧—好氧串聯工藝在能耗、投資、處理成本和治理效果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優越性。我們根據廢水的水質特點及種豬場具體條件,結合多項工程的成功經驗,本著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的原則,確定“固液分離+水解+厭氧+A/O工藝”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