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問題目錄
一、概論
1、為什么要污水處理?
2、什么叫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
3、怎樣實施科學的環保管理?
4、什么叫“環保110”?
5、清潔生產管理包括那幾項工作?
6、廢水分析中為什么要經常使用COD和BOD這二個污染指標?
7、什么叫COD(化學需氧量)?
8、什么叫BOD5(生化需氧量)?
9、COD和BOD5之間有什么關系?
10、什么叫B/C? B/C表示什么意義?
11、什么叫pH?
12、廢水分析中為什么經常使用毫克/升(mg/L)這個濃度單位?
二、廢水的預處理
13、什么叫廢水的預處理?預處理要達到哪幾個目的?
14、廢水集水池是派什么用的?
15、為什么廢水中的膠體顆粒不易自然沉降?
16、怎樣使膠體顆粒沉淀?
17、什么叫凝聚?
18、什么叫絮凝?
19、廢水為什么要用聚鐵進行絮凝吸附預處理?
20、什么叫混凝?
21、什么叫吸附?
22、什么叫鐵炭處理法?
23、鐵炭出水為什么還要用石灰粉進行中和處理?
24、怎樣估算化學污泥的產生量?
三、廢水的生化處理?
25、什么叫作廢水的生化處理?
26、微生物是通過何種方式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解去除掉的?
27、微生物與哪些因素有關?
28、微生物最適宜在什么溫度范圍內生長繁殖?
29、微生物最適宜的pH條件應在什么范圍?
30、什么叫溶解氧?溶解氧與微生物的關系如何?
31、為什么高濃度的含鹽廢水對微生物的影響特別大?
32、什么叫好氧生化處理?什么叫兼氧生化處理?二者有何區別?
33、生物處理在廢水處理工程上有哪些應用?
34、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哪些異同之處?
35、什么叫活性污泥?
36、怎樣評價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中的活性污泥?
37、在用顯微鏡進行生物相觀察時,那一類微生物直接表明生化處理效果良好?
38、什么叫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
39、什么叫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
40、污泥沉降比(SV)?
41、污泥指數(SVI)?
42、溶解氧(DO)表示什么?
43、廢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44、生化過程中微生物所需的氧氣有誰提供?
45、在生化過程中為什么需要經常補充廢水中的營養物?
46、廢水中微生物所需的各營養元素之間的比例為多少?
47、為什么會有剩余污泥產生?
48、怎樣估算剩余污泥的產生量?
49、什么叫生物炭法(PACT法)?
四、處理工藝的操作和控制
50、整個廢水處理流程分成哪幾個工序?
51、預處理工序有哪些主要的技術指標?
52、生化處理工序有哪些主要的技術指標?
53、污泥脫水系統有哪些主要的技術指標?
54、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有限公司的廢水處理需用哪些藥劑材料?
55、怎樣配制稀硫酸?
56、中和沉淀池的出水pH為什么一定要調節至9以上?
57、中和沉淀池是怎樣排泥的?
58、生化池內應投加什么樣的活性污泥?
59、初次應往生化池內投加多少數量的污泥?
60、怎樣在生化池內投加污泥?怎樣掛膜?
61、怎樣進行污泥的培養馴化?
62、為什么調節池內廢水的COD濃度應控制在700mg/L以下?
63、生化池內每天應投加多少尿素?
64、生化池內的磷酸二氫鉀應投加多少?
65、生化池出水中的溶解氧應當控制在怎樣的水平?
66、怎樣將SBR生化池內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內?
67、污泥池中的污泥是怎樣進行脫水?
68、生化池在冬季怎樣運作?
69、由于節假日或臨時停產而沒有生產廢水時,生化池該如何運作?
70、當生化池受到負荷沖擊,微生物受損時該采取什么措施?
71、當微生物大量死亡時該怎么辦?
五、動力設備的管理、操作和維修
72、怎樣保證動力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73、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專用設備?
74、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專用電氣設備?
75、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通用輔助設備?
76、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儀器儀表?
77、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管理要點主要有哪些?
78、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的完好標準是什么?
79、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的維護周期一般多少?
80、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怎樣整理設備管理資料?
81、型號40FYS20 685A的水泵,其數據及符號表示什么?
82、污水泵的操作和管理要點一般有哪些?
83、水泵在運行中,一般應注意哪些事項?
84、上海泵站管理工人曾經通過實踐總結出的泵站管理六勤工作法是什么?
85、污水處理系統日常維護保養工作有哪些?
86、俗稱“配更”是什么?
87、俗稱“黃油”是什么?
88、為什么要使用“黃油”?
89、水泵運轉中,應怎樣注意填料處滴水狀況?怎樣調節?
90、怎樣裝填水泵的軸封填料(配更)?
91、發現水泵流量不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92、水泵楊程不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93、水泵軸承發熱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94、水泵功率過載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95、水泵有振動或雜音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96、水泵出液量小或不出液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97、什么是羅茨鼓風機?
98、羅茨鼓風機的使用條件要求是什么?
99、羅茨鼓風機啟動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100、羅茨鼓風機怎樣進行空負荷運行和正常負荷運行?
101、羅茨鼓風機主機的油箱中的油應加至什么位置?
102、羅茨風機怎樣開啟?
103、羅茨風機怎樣關閉?
104、羅茨風機如何維護和保養?
105、鼓風機故障及排除方法?
106、管道閥門如何保養?
第二章 問題解答
1、為什么要污水處理?
(這個是某公司廢水處理站的技術資料)
***公司位于***,主要生產****.廢水來源于銀杏葉提取工藝,提取過程中使用乙醇作為萃取劑,廢水中有多項污染因子嚴重超標,長期以來一直成為影響和制約公司生產和發展的難點之一。這些廢水如果排放前不處理,將嚴重污染環境。一般來說,當環境和資源遭到破壞,生態平衡失調后,沒有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是難以恢復的,而且有時是無法恢復的。因此,任何企業企圖以犧牲環境和資源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暫時發展,不但國法不容,人民群眾不答應,而且企業自身的存在和發展也必將受到限制。
2、什么叫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
ISO14000系列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制定的環境管理標準,其指導思想是“全面管理、預防污染、持續改進”,是環境管理思路與方法的創新。ISO14000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和條例,從購進原料開始到產品出廠每個生產工序和管理環節均有相應的核查標準,它從制度上嚴格地預防了污染物質在生產過程中的產生和保證污染物質的有效治理。廢水治理僅僅是ISO14000系列標準中的一個部分。目前ISO14000系列標準正在國內某些大城市和大型企業開始試點和執行。
ISO14000環境質量認證被稱為國際市場認可的“綠色護照”,誰通過認證,無疑就獲得了“國際通行證”。許多國家紛紛宣布,沒有環境管理認證的商品和產品,將在進口時受到數量和價格上的限制。因此,隨著與國際市場的逐步接軌,ISO14000環境質量認證在國內所有的企業中全面推廣執行,如同ISO9000(質理管理標準)一樣。
因此,從環境管理標準的角度出發,我們不僅要努力做好污染源末端的廢水處理工作,實行科學的環保管理,保證處理出水達標排放;更應該化大力氣狠抓污染源前端的清潔生產管理,預防污染,減少污染。
3、怎樣實施科學的環保管理?
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因此,廢水處理應符合我國制定的環境保護法規和方針政策。在環保的規劃設計中,必須把生產觀點和生態觀念、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統籌考慮,把治理廢水和改進生產工藝、實行清潔生產結合起來統籌考慮。通過系統的分析和考證,尋求比較合理的治理方案。環保管理的主要原則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 淘汰不合理的產品
對于一些傳統的、低產值的、廢水治理難度極大的垃圾產品應該下決心用高產值的、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置換掉。如果某產品的年利潤還抵不上每年用于廢水的治理成本,這樣的產品應下決心停止生產,換上污染少且易于治理達標的產品。
(2) 加強管理,減少污染
企業管理也是防治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如設備的跑、冒、滴、漏;不按操作規程辦事造成的生產事故或產品報廢等導致的大量高濃度廢水的產生;用大量的水沖洗設備與地面,造成廢水量的增加;冷卻水與生產廢水未做到“清濁分流”,都會增加廢水的水量和廢水的治理難度。
(3) 建立區域性的小型污水處理廠
對工廠比較集中的地方,不必套用“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而應該加強各企業間的聯系,統籌考慮污染的治理對策,若有必要和可能,可將各個工廠的廢水集中處理,建立統一的污水處理廠,實行“誰污染,誰出錢”的治理方法。因為各個工廠由于產品的不同,廢水的水質也不是一樣的,如有的工廠的廢水是酸性的,而有的工廠的廢水卻是堿性的,放在一起處理可以減少中和藥劑的處理費用;有的工廠排出的高鹽分低COD的廢水,而有的工廠的廢水卻是高濃度易生物降解的,如果單獨處理的話,都是治理難度很大的廢水,但如果放在一起進行生化處理,由于水質條件的改善,不僅可以減少廢水的處理難度,而且可以提高處理效率。
(4) 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
為了減少廢水水量,首先應該在廢水產生的源頭上多做文章。如可以考慮水的循環利用、或多次重復利用,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盡量減少外排水量。在國外,某些先進企業水的循環利用率已經達到96%以上,而上海生產企業水的循環利用率還停留在20-30%的較低水平,尚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提高生產用水的循環利用率不僅可以減輕環境污染,而且還能減少新鮮水的補充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和日益緊張的水資源問題。在廢水處理時,也應該盡量考慮處理出水的循環使用。
(5) 回收利用和綜合利用
廢水中的污染物,都是在生產過程中進入水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反應介質(如溶劑),特別是精細化工生產中一些化學反應往往不能十分安全,產品的分離過程也不可能十分徹底,因此在廢水中尤其是在反應母液中常含有一定數量的有用物質。排放這些污染物質,就會污染環境,造成危害。但若加以回收利用或綜合利用,便可以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或以廢治廢,取長補短,綜合治理,就可以節省水處理的費用。
4、什么是“環保110”?
針對當前環保行政執法和環境管理與群眾投訴不相適應的狀況,上海市開通了環保應急熱線62863110,即所謂的“環保110”。今后電話號碼將簡化為63110(“綠色110”的諧音)。這是全國環保系統中首個“環保110”。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強,全國各地將先后推行環保應急熱線。
環保應急熱線的職責范圍是:受理和組織在全市范圍內發生的重大污染事故受理對排污單位污染非法排放的舉報,如偷排、直排等;受理和處理由環境問題引發的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的事件;協助有關部門處理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重大事件;其它無需到現場處理的環境污染問題,環保應急熱線可24小時接受上述范圍內的全市群眾的投訴。
對于污染排放單位來說,環保110的開通既是壓力又是動力,我們只有認真做好污染的管理和治理工作,才能經受住環保執法機構和群眾的監督考驗。
5、清潔生產管理包括那幾項工作?
廢水和其中的污染物是生產工藝過程的產物,因此改革生產工藝,實行清潔生產是消滅或減少廢水危害的根本措施。通過工藝及設備的改革可以把廢水消滅于生產過程之中,這樣既可以提高原輔材料的利用率,又可減少廢水的處理費用。這方面工作應由生產工藝工程師及環境工程師共同合作完成。應該認識到保護環境不只是環境工程師的工作,而是要從污染源頭進行控制,這樣才能真正把廢水治理好。因此,在工藝設計、產品試制時就要考慮今后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在選擇合成路線時,盡量采用無公害、少公害的生產工藝,要選擇原料利用率最高的路線,在生產工藝中不用或少用生物難降解性物質或有毒有害物質,包括原輔材料及溶劑,并加強溶劑及副產品的回收及綜合利用工作。具體的辦法大致有下列幾種:
(1) 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路線
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路線。首先可對生產工藝中配料比作一核實,應把污染較大,而又超過理論配比的原料降低,以增加原料的利用率以及廢水的可處理性。
在化工生產中,有時采取了新的路線,不但可提高生產水平,也可以解決廢水處理問題。例如以往抗結核藥物原料異煙酸,需由硫酸作電解液進行電解氧化制備,過程中產生的酸性廢水水量較大且較難處理?,F采用空氣催化氧化新技術,在流化床中進行反應,廢水水量也較少,污染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
(2) 更換原輔材料
這是常用的方法,如用無毒或低毒的原料代替高毒或劇毒的原料,用生物可降解物質代替生物難降解物質等。此外要盡可能地不用和少用排放標準中規定限止性物質,特別是一些要求嚴格的物質,這樣就可以減輕廢水處理的負擔。例如現在對廢水中的氨氮濃度有較嚴格的要求,這樣就要求在生產中盡可能少用氨水或液氨。例如以前在調節廢水pH時,有的處理工藝用氨水調節,則出水中的氨氮就會大大超標,也增加了廢水的生化處理的難度。同樣的原理我們應少用重鉻酸鉀做氧化劑,少用硝基化合物、氯代烴做溶劑。
在選用溶劑時,除了需滿足生產工藝上的要求外,還需考慮溶劑的生物可降解性及其毒性。
從上述要求來說,其選用的優先秩序見下表。
溶劑選擇優先秩序表
優 先 使 用
甲醇、乙醇、異丙醇、丙酮、醋酸、醋酸乙酯、甘油、乙二醇 可 以 使 用
苯、甲苯、二甲基甲酰胺(DMF)、甲酰胺、二甲苯
避 免 使 用
叔丁醇、二甲亞砜(DMSO)、三乙胺、二甲基苯胺、氯仿*、四氯化碳*、氯苯、硝基苯*、吡啶*、嗎啉、四氫呋喃
注:*表示對微生物有毒性或有抑制作用。
(3) 選用新的后處理工藝,將污染減輕或消滅在生產工藝中
這種方法對于從事化學化工生產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例如,在有機合成工業中,常用加水稀釋反應物料的方法(水析)使反應產物從反應有機溶劑中析出,水析所產生的母液,由于水量較大,其中有機溶劑(如甲醇、乙醇等水溶性溶劑)較難回收,帶入廢水流中造成污染。如果在稀釋前,先用蒸餾法回收大部分溶劑,再用水稀釋,則廢水中有機物的含量可明顯下降。
為了使所得的產品保證較好的質量,反應產物或中間產物常需進行洗滌,以除去產物中夾帶的雜質。洗滌操作是否合理,對廢水污染程度有相當大的影響。但是,如果采用新的后處理技術即可以使洗滌廢水全部消滅于工藝操作過程中,實現零排污。廢水中的鹽分含量太高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影響生化處理的效果。我們也可以采用新的后處理工藝來解決廢水處理中的這一難點。例如某廠將對硝基氯苯在甲醇溶劑中與氫氧化鈉反應制備對硝基苯甲醚。原先的后處理操作工藝是用水洗滌去除反應物料中的NaCl鹽分,該操作的結果是廢水水量大,廢水中的鹽分含量高,導致后續的生化處理發生困難。后來該廠改進了后處理的操作工藝,先將反應物料(有機相)中的NaCl過濾掉,再用水洗滌并析出對硝基苯甲醚,改進后的操作工藝不僅可以減少廢水水量的50%,而且可以回收廢水中鹽分的97.4%,削減廢水有機負荷58.7%,廢水的生物降解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 加強溶劑回收工作
在大多數化工原料生產廠,溶劑在原輔料中的使用比例是相當高的,可以說,許多生產廢水中的有機負荷基本上來自溶劑,因此,重視和做好溶劑的回收工作不僅是防治污染、減少污染的重要措施,也是降本增效、提高利潤的重要途徑,具有環境和經濟的雙重效益。如上海某生產激素的制藥廠,有機負荷(COD)的日排放總量為8噸,是地區的污染大戶。該廠的環保治理首先從溶劑的回收工作做起,將含有相同溶劑的母液廢水集中起來加以回收,結果廢水中的有機負荷日排放總量從8噸降至3噸,回收溶劑的收益超過了廢水處理站的運行費用。
6、廢水分析中為什么經常使用COD和BOD這二個污染指標?
廢水中有許多有機物質,含有十幾種、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有機物質的廢水也是能經常遇到的,如果對廢水中的有機物質一一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既耗時間,又耗藥品。那么能不能只用一個污染指標來表示廢水中所有的有機物質及其它們的數量呢?環境科學工作者經過研究發現,所有的有機物質都有二個共性:一是它們至少都由碳氫組成;二是絕大多數的有機物質能夠化學氧化或被微生物氧化,它們的碳和氫分別與氧形成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廢水中的有機物質不論是在化學氧化過程中還是在生物氧化過程中都要消耗氧,廢水中的有機物質愈多,則消耗的氧量也愈多,二者之間是呈正比例關系的。于是環境科學工作者們將廢水用化學藥劑氧化時所消耗的氧量稱為化學需氧量,即COD;而將廢水用微生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稱為生物需氧量,即BOD。由于COD和BOD能夠綜合性地反映廢水中所有有機物質的數量,且分析比較簡單,因此被廣泛地應用于廢水分析和環境工程上。
實際上,COD并不是單單表示水中的有機物質的,它還能表示水中具有還原性質的無機物質,如:硫化物、亞鐵離子、亞硫酸鈉,甚至氯根離子等。譬如講,如果鐵炭池出水中的亞鐵離子在中和池中沒能完全被去除掉的話,則生化處理出水中由于有亞鐵離子的存在,出水COD可能會超標。
7、什么叫COD(化學需氧量)?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廢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被化學氧化劑氧化時,所需要的氧量,以氧的毫克/升作為單位。它是目前用來測定廢水中有機物含量的一種最常用的手段。COD分析中常用的氧化劑有高錳酸鉀(錳法CODMn)和重鉻酸鉀(鉻法CODCr),現在常用重鉻酸鉀法。廢水在強酸加熱沸騰回流條件下對有機物實行氧化,用硫酸銀作催化劑時可以使大多數的有機物的氧化率提高到85-95%。如果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氯根離子,應該用硫酸汞將氯離子屏蔽掉,以減少對COD的測定干擾。
8、什么叫BOD5(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也可以表征廢水被有機物污染的程度,最常用的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它表示廢水在微生物存在下進行生化降解五日內所需要的氧的數量。今后我們將經常使用五日生化需氧量。
9、COD和BOD5之間有什么關系?
有的有機物是可以被生物氧化降解的(如葡萄糖和乙醇),有的有機物只能部分被生物氧化降解(如甲醇),而有的有機物是不能被生物氧化降解的而且還具有毒性(如銀杏酚、銀杏酸、某些表面活性劑)。因此,我們可以把水中的有機物分成二個部分,即可以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和不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
通常認為COD基本上可表示水中的所有的有機物。而BOD為水中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因此COD與BOD的差值可以表示廢水中生物不可降解部分的有機物。
10、什么叫B/C?B/C表示什么意義?
B/C是BOD5與COD比值的縮寫,該比值可以表示廢水的可生化降解特性。如果CODNB表示COD中的不可生物降解部分,則廢水中不可為微生物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所占的比例可用CODNB/COD表示。
BOD5/COD與CODNB/COD之間有如下表所示的關系:
CODNB/COD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BOD5/COD 0.52 0.46 0.41 0.35 0.29 0.23 0.17 0.12
當BOD5/COD≥0.45時,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僅僅占全部有機物的20%以下,而當BOD5/COD≤0.2時,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已占全部有機物的60%以上。
因此,BOD5/COD值常常被作為有機物生物降解性的評價指標。
BOD5/COD 0.45 易生物降解
BOD5/COD 0.30 可生物降解
BOD5/COD 0.30 較難生物降解
BOD5/COD 0.20 較以難生物降解
B/C在環境工程上有著非常重要而實用的意義。
11、什么叫pH?
pH實際上是水溶液中酸堿度的一種表示方法。平時我們經常習慣于用百分濃度來表示水溶液的酸堿度,如1%的硫酸溶液或1%的堿溶液,但是當水溶液的酸堿度很小很小時,如果再用百分濃度來表示則太麻煩了,這時可用pH來表示。pH的應用范圍在0-14之間,當pH=7時水呈中性;pH<7時水呈酸性,pH愈小,水的酸性愈大;當pH>7時水呈堿性,pH愈大,水的堿性愈大。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是離不開水的,但是適宜于生物生存的pH值的范圍往往是非常狹小的,因此國家環保局將處理出水的pH值嚴格地規定在6-9之間。
水中pH值的檢測經常使用pH試紙,也有用儀器測定的,如pH測定儀。
12、廢水分析中為什么要經常使用毫克/升(mg/L)這個濃度單位?
一般來說,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含量是很小很小的,如果用百分濃度或其它濃度來表示則太麻煩太不方便了,譬如一噸廢水中往往只有幾克、幾十克、幾百克甚至幾千克污染物質,其單位即為克/噸(g/T),如將噸換算成升即為毫克/升(mg/L)。計算時可參考下表換算:
1毫克/升 百萬分之一
1000毫克/升 千分之一
10000毫克/升 百分之一
13、什么叫廢水的預處理?預處理要達到哪幾個目的?
生化處理前的處理一般都習慣地叫作預處理。由于生化法處理費用比較低、運行比較穩定,因此一般的工業廢水都采用生化法處理,***公司廢水的治理也以生化法作為主要的處理手段。但是***公司的廢水中含有某些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有機物質,因此廢水在進入生化池之前必須進行必要的預處理,目的是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物質盡可能地削減或去除,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地運行。
預處理的目的有二個:一是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有抑制作用的物質盡可能地消減和去除或轉化為對微生物無害或有利的物質,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運行;其二是在預處理過程中削減COD負荷,以減輕生化池的運行負擔。
***公司的預處理工藝是鐵炭微電解與Fe2+/Fe3+還原氧化法,形成的無數個微小的鐵炭原電池有利于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可將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破壞去除,在中和沉淀過程中還可以通過二價鐵與三價鐵在堿性條件所形成的活性絮體吸附廢水中的有機物質以削減COD負荷,保證后續的生化處理系統能正常地運行。
14、廢水集水池是派什么用的?
廢水集水池的作用是匯集、儲存和均衡廢水的水質水量。
各個車間的生產廢水,其排出的廢水水量和水質一般來說是不均衡的,生產時有廢水,不生產時就沒有廢水,甚至在一日之內或班產之間都可能有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精細化工行業的廢水,如果清濁廢水不分流,則工藝濃廢水與輕污染廢水的水質水量變化很大,這種變化對廢水處理設施設備的正常操作及處理效果是很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廢水在進入主要污水處理系統前,都要設置一個有一定容積的廢水集水池,將廢水儲存起來并使其均質均量,以保證廢水處理設備和設施的正常運行。
15、為什么廢水中的膠體顆粒不易自然沉降?
廢水中許多比重大于1的雜質懸浮物、大顆粒、易沉降的懸浮物都可以用自然沉降、離心等方法去除。
但比重小于1的、微小的甚至肉眼無法看到的懸浮物顆粒則很難自然沉降,如膠體顆粒是10-4-10-6mm大小的微粒,在水中非常穩定,它的沉降速度極慢,沉降1m需耕時200年。沉降慢的原因有二個,(1)一般來說,膠體粒子都帶有負電荷,由于同性相斥的原因,從而阻止膠體微粒間的接觸,不能被彼此粘合,懸浮于水中。(2)膠體粒子表面還有一層分子緊緊地包圍著,這層水化層也阻礙和隔絕膠體微粒之間的接觸,不能被彼此粘合,懸浮于水中。
16、怎樣使膠體顆粒沉淀?
要使膠體顆粒沉淀,就要促使膠體顆粒相互接觸,使之成為大的顆粒,亦即凝聚起來,使其比重大于1而沉淀。
采用的方法有很多種,工程上常用的技術有:凝聚法、絮凝法和混凝法。
17、什么叫凝聚?
在廢水中投加帶正離子的混凝藥劑,大量正離子在膠體粒子之間的存在以消除膠體粒子之間的靜電排斥,從而使微粒聚結,這種通過投加正離子電解質的方法,使得膠體微粒相互聚結的過程稱為凝聚。常用地凝聚劑有硫酸鋁、硫酸亞鐵、明礬、氯化鐵等。
18、什么叫絮凝?
絮凝是在廢水中加入高分子混凝藥劑,高分子混凝藥劑溶解后,會形成高分子聚合物。這種高聚物的結構是線型結構,線的一端拉著一個微小粒子,另一端拉著另一個微小粒子,在相距較遠兩個粒子之間起著粘結架橋的作用,使得微粒逐漸變大,最終形成大顆粒的絮凝體(俗稱礬花),加速顆粒沉降。常用的絮聚劑有聚丙烯酰胺(PAM)、聚鐵(PE)等。
19、廢水為什么要用聚鐵進行絮凝吸附預處理?
聚鐵在混凝過程中形成氫氧化鐵絮體具有很好的吸附廢水中有機物質的能力,實驗數據表明,廢水用聚鐵絮凝吸附后,可以去除廢水中COD的10%-20%左右,這樣可以大大地減輕生化池的運行負擔,有利于處理廢水的達標排放。另外,用聚鐵進行混凝預處理可以將廢水中對微生物有毒害、有抑制作用的微量物質去除,以保證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運行。在諸多混凝藥劑中,聚鐵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25-300元/噸),因此處理成本比較低廉,比較適合工藝廢水的預處理。
聚鐵是酸性物質,腐蝕性很強,因此處理設備應做好防腐處理。
20、什么叫混凝?
凝聚與絮凝結合在一起使用的過程為混凝過程?;炷趯嶒灮蚬こ躺媳唤洺?,如先在水中投加硫酸亞鐵等藥劑,消除膠體粒子之間的靜電排斥,然后再投加聚丙烯酰胺(PAM),使得微粒逐漸變大,形成肉眼可見的礬花,最后產生沉降。
21、什么叫吸附?
利用多孔性固體(如活性炭)或絮體物質(如聚鐵)將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吸附在固體或絮體的表面上或微孔內,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這種處理方法稱作為吸附處理。吸附的對象可以是不溶性固體物質,也可以是溶解性物質。吸附處理的效率高,出水水質好,因此常作為廢水深度處理。也可在生化處理單元中引入吸附處理,以提高生化處理效率(如PACT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22、什么叫鐵炭處理法?
鐵炭處理法又稱鐵炭微電解法或鐵炭內電解法,它是金屬鐵處理廢水技術的一種應用形式,用鐵炭法作為預處理技術來處理有毒有害、高濃COD廢水具有一種獨特的效果。鐵炭法的處理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現在比較認同的一種解釋是:在酸性條件下,鐵與炭之間形成無數個微電流反應池,有機物在微電流的作用下被還原氧化。鐵炭出水再用石灰或石灰乳中和,生成的Fe(OH)2膠體絮狀物對有機物具有很強的絮凝吸附能力。因此,鐵炭法是綜合應用了鐵的還原性質、鐵炭的電化學性質和鐵離子的絮凝吸附作用,正是這三種性質的共同作用,使用鐵炭法具有很好的處理效果。
鐵炭法的缺點是:(1)鐵屑在酸性介質中長期浸泡后易于板結成塊,造成堵塞,形成溝流,使操作困難,處理效果降低;(2)鐵在酸性條件下溶出的鐵量較大,加堿中和后產生的泥渣量較多。
23、鐵炭出水為什么還要用石灰粉進行中和處理?
用硫酸調節成pH為2廢水經過鐵炭處理后,硫酸成為硫酸亞鐵,廢水的pH值從2升高至5-6,那么鐵炭出水為什么還要用石灰粉進行中和處理呢?或者中和處理時是不是可以少加一些石灰粉呢?
鐵炭出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亞鐵,如果不予去除的話,會影響后續生化池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我們必須要用石灰將廢水的pH值從5-6再調高至9以上,使水溶性的硫酸亞鐵轉化成不溶性的氫氧化亞鐵與硫酸鈣,然后通過混凝沉降的方法使它們沉淀下來,以保證進入生化池的廢水中不含硫酸亞鐵。
中和處理時是不是可以少加石灰粉呢?我們可以在化驗室做一個對比實驗。取相同數量的鐵炭進水(pH在2左右)和鐵炭出水(pH在5-6)分別放置于二個燒杯中,然后分別計量地加入石灰粉進行中和混凝,二個燒杯中的廢水的pH值都調節至9時,我們可以發現二個燒杯中所投加的石灰粉的數量是一樣的。這是因為鐵不是中和藥劑,硫酸所轉化成的硫酸亞鐵還是酸性物質,硫酸亞鐵在中和過程中轉化成氫氧化亞鐵與硫酸鈣時所耗用的石灰粉是一點也不能少的。因此,鐵炭出水中和處理時是不可以少加石灰粉的。
24、怎樣估算化學污泥的產生量?
通過化學反應(如:中和)和物化處理(如:加藥混凝)所產生的污泥習慣上都稱作為化學污泥。鐵炭出水經過中和混凝處理后形成的污泥主要由氫氧化亞鐵與硫酸鈣組成。污泥的產生量可以通過投加的硫酸與石灰粉的量來計算。工程上也可以利用經驗進行估算。一般來說,鐵炭進水的pH如果在2左右,則中和混凝后每噸廢水所產生的化學污泥量(含水率80%)在50公斤左右。
25、什么叫廢水的生化處理?
廢水的生物化學處理是廢水處理系統中最重要的過程之一,簡稱生化處理。生化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將廢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機物及部分不溶性的有機物有效地去除,使水得到凈化。事實上,我們對生化處理并不是很陌生的,天然的水體中存在著一條食物鏈,即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小蟲,小蟲吃微生物,微生物吃污水,如果沒有這條食物鏈,自然界就要亂套了。在天然的河流中,有著大量的、依靠有機物生活的微生物,它們日日夜夜地將人們排入河流中的有機物(如工業廢水、農藥化肥、糞便等等有機物質)氧化或還原,最終轉化為無機物質,如果沒有微生物的存在,我們周圍的河流,少則幾個月,多則一、二年,就會成為臭河了,只是由于微生物太微小太分散,以致人們的肉眼看不見罷了。而廢水的生化處理工程則是在人工條件下對這一過程的強化。人們將無以計數的微生物全部集中在一個池子內,創造一個非常適合微生物繁殖、生長的環境(如溫度、pH值、氧氣、氮磷等營養物質),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機物的速度和效率。然后再往池內泵入廢水,使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中得到氧化降解,使廢水得到凈化和處理。與其他處理方法相比,生化法具有能耗低、不加藥、處理效果好、處理費用低等特點。
26、微生物是通過何種方式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解去除掉的?
由于廢水中存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有機物,這些無生命的有機物是微生物的食料,一部分降解、合成為細胞物質(組合代謝產物),另一部分降解氧化為水份,二氧化碳等(分解代謝產物),在此過程中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去除。
27、微生物與哪些因素有關?
微生物除了需要營養,還需要合適的環境因素,如溫度、pH值、溶解氧、滲透壓等才能生存。如果環境條件不正常,會影響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甚至發生變異或死亡。
28、微生物最適宜在什么溫度范圍內生長繁殖?
在廢水生物處理中,微生物最適宜的溫度范圍一般為16-30℃,最高溫度在37-43℃,當溫度低于10℃時,微生物將不再生長。
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每提高10℃,微生物的代謝速率會相應提高,COD的去除率也會提高10%左右;相反,溫度每降低10℃,COD的去除率會降低10%,因此在冬季時,COD的生化去除率會明顯低于其它季節。
29、微生物最適宜的pH條件應在什么范圍?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有密切關系。大多數微生物對pH的適應范圍在4.5-9,而最適宜的pH值的范圍在6.5-7.5。當pH低于6.5時,真菌開始與細菌競爭,pH到4.5時,真菌在生化池內將占完全的優勢,其結果是嚴重影響污泥的沉降結果;當pH超過9時,微生物的代謝速度將受到阻礙。
不同的微生物對pH值的適應范圍要求是不一樣的。在好氧生物處理中,pH可在6.5-8.5之間變化;厭氧生物處理中,微生物以pH的要求比較嚴格,pH應在6.7-7.4之間。
30、什么叫溶解氧?溶解氧與微生物的關系如何?
溶解在水體中的氧被稱溶解氧。水體中的生物與好氧微生物,它們所賴以生存的氧氣就是溶解氧。不同的微生物對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給充足的溶解氧,一般來說,溶解氧應維持在3mg/L為宜,最低不應低于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2.0mg/L之間;而厭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mg/L以下。
31、為什么高濃度的含鹽廢水對微生物的影響特別大?
我們先來描述一個滲透壓的實驗:用一張半滲透薄膜將兩種不同濃度的鹽溶液隔開,低濃度鹽溶液的水分子就會透過半滲透薄膜進入高濃度鹽溶液,而高濃度鹽溶液的水分子也會透過半滲透薄膜進入低濃度鹽溶液,但其數量要少,故高濃度鹽溶液一側的液面會升高,當兩側液面的高差產生了足夠阻止水再流動的壓力時滲透就會停止,這時兩側液面的高差產生的壓力就是滲透壓。一般來說,鹽分濃度越高,滲透壓越大。
微生物在鹽水溶液中的情況與滲透壓的實驗是相似的。微生物的單位結構是細胞,細胞壁相當于半滲透膜,在氯離子濃度小于等于2000mg/L時,細胞壁可承受的滲透壓為0.5-1.0大氣壓,即使加上細胞壁和細胞質膜有一定的堅韌性和彈性,細胞壁可承受的滲透壓也不會大于5-6大氣壓。但當水溶液中的氯離子濃度在5000mg/L以上時,滲透壓大約將增大至10-30大氣壓,在這樣大的滲透壓下,微生物體內的水分子會大量滲透到體外溶液中,造成細胞失水而發生質壁分離,嚴重者微生物死亡。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用食鹽(氯化鈉)腌漬蔬菜和魚肉,滅菌防腐保存食物,就是運用了這個道理。工程經驗數據表明:當廢水中的氯離子濃度大于2000mg/L時,微生物的活性將受到抑止,COD去除率會明顯下降;當廢水中的氯離子濃度大于8000mg/L時,會造成污泥體積膨脹,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會相繼死亡。
不過,經過長期馴化,微生物會逐漸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生長繁殖。目前已經有人馴化出能夠適應10000mg/L以上氯離子或硫酸根濃度的微生物。但是,滲透壓的原理告訴我們,已經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生長繁殖的微生物,細胞液的含鹽濃度是很高的,一旦當廢水中的鹽分濃度較低或很低時,廢水中的水分子會大量滲入微生物體內,使微生物細胞發生膨脹,嚴重者破裂死亡。因此,經過長期馴化并能逐漸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生長繁殖的微生物,對生化進水中的鹽分濃度要求始終保持在相當高的水平,不能忽高忽低,否則微生物將會大量死亡。
32、什么叫好氧生化處理?什么叫兼氧生化處理?二者有何區別?
生化處理根據微生物生長對氧環境的要求的不同,可分為好氧生化處理與缺氧生化處理兩大類,缺氧生化處理又可分為兼氧生化處理和厭氧生化處理。在好氧生化處理過程中,好氧微生物必須在大量氧的存在下生長繁殖,并降低廢水中的有機物質;而兼氧生化處理過程中,兼氧微生物只需要少量氧即可生長繁殖并對廢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降解處理,如果水中氧太多,兼氧微生物反而生長不好從而影響它對有機物質的處理效率。
兼氧微生物可適應COD濃度較高的廢水,進水COD濃度可提高到2000mg/L以上,COD去除率一般在50-80%;而好氧微生物只能適應于COD濃度較低的廢水,進水COD濃度一般控制在1000-1500mg/L以下,COD去除率一般在50-80%,兼氧生化處理和好氧生化處理的時間都不太長,一般都在12-24小時。人們利用兼氧生化和好氧生化之間的差別和相同之長,將兼氧生化處理和好氧生化處理組合起來,讓COD濃度較高的廢水先進行兼氧生化處理,再讓兼氧池的處理出水作為好氧池的進水,這樣的組合處理可以減少生化池的容積,既節省了環保投資又減少了日常的運行費用。
厭氧生化處理與兼氧生化處理的原理和作用是一樣的。厭氧生化處理與兼氧生化處理的不同之處是:厭氧微生物繁殖生長及其對有機物質降解處理的過程中不需要任何氧,而且厭氧微生物可適應更高COD濃度的廢水(4000-10000mg/L)。厭氧生化處理的缺點是生化處理時間很長,廢水在厭氧生化池內的停留時間一般需要40小時以上。
33、生物處理在廢水處理工程上有哪些應用?
生物處理在廢水處理工程上應用得最廣泛最實用的技術有二大類:一類叫做活性污泥法,另一類叫做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懸浮狀生物群體的生化代謝作用進行好氧的廢水處理形式。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可以形成表面積較大的菌膠團,它可以大量絮凝和吸附廢水的懸浮的膠體狀或溶解的污染物,并將這些物質吸收入細胞體內,在氧的參與下,將這些物質完全氧化放出能量、CO2和H2O?;钚晕勰喾ǖ奈勰酀舛纫话阍?g/L。
而在生物膜法中,微生物附著在填料的表面,形成膠質相連的生物膜。生物膜一般呈蓬松的絮狀結構,微孔較多,表面積很大,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微生物進一步對這些被吸附的有機物分解和利用。在處理過程中,水的流動和空氣的攪動使生物膜表面和水不斷接觸,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溶解氧為生物膜所吸附,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不斷分解這些有機物質,在氧化分解有機物質的同時,生物膜本身也不斷新陳代謝,衰老的生物膜脫落下來被處理出水從生物處理設施中帶出并在沉淀池中與水分離。生物膜法的污泥濃度一般在6-8g/L。
為了提高污泥濃度,進而提高處理效率,可以將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結合起來,即在活性污泥池中添加填料,這種既有掛膜的微生物又有懸浮微生物的生物反應器稱為復合式生物反應器,它具有很高的污泥濃度,一般在14g/L左右。
34、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哪些異同之處?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是以生化處理的不同反應器形式,從外觀上看主要區別在于前者的微生物不需要填料載體,生物污泥是懸浮的,而后者的微生物是固定在填料上的,然而它們處理廢水、凈化水質的機理是一樣的。另外,二者的生物污泥都是好氧活性污泥,而且污泥的組成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由于是固定在填料上的,可以形成比較穩定的生態系統,其生活能量和消耗能量不象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那樣大,因此生物膜法的剩余污泥比活性污泥法要少。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有限公司的接觸氧化池采用生物膜法,而SBR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
35、什么叫活性污泥?
從微生物角度來看,生化池中的污泥是由各種各樣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組成的一個生物群體。如果把污泥的泥粒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里面有多種微生物---細菌、霉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如輪蟲、昆蟲的幼蟲和蠕蟲等),它們構成一條食物鏈,細菌和霉菌能分解復雜的有機化合物,獲得自身活動必需的能量并構造自身。原生動物以細菌和霉菌為食,又被后生動物所消耗,后生動物也可以直接依靠細菌生活。這種充滿微生物、具有降解有機物能力的絮狀泥粒就叫做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除了由微生物組成之外,還含有一些無機物質和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再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即微生物的代謝殘余物)?;钚晕勰嗟暮室话阍?8-99%。
活性污泥象礬花一樣,具有很大的表面積,因此具有很強的吸附力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36、怎樣評價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中的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的活性污泥生長情況的判別和評價是不一樣的。
在生物膜法中,活性污泥生長情況的評價主要采用顯微鏡直接觀察生物相。
在活性污泥法中,評價活性污泥生長情況的評價除了直接用顯微鏡觀察生物相外,常用的評價指標還有: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沉降指數(SVI)等。
37、在用顯微鏡進行生物相觀察時,那一類微生物直接表明生化處理效果良好?
微型后生動物(如輪蟲、線蟲等)的出現則表明微生物群落生長良好,活性污泥的生態系統比較穩定,這時候的生化處理效果最佳,這就好比能經常捕獲到大魚的河流里,小魚小蝦生長良好的情況一樣。
38、什么叫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
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亦要稱為污泥濃度,它是指單位體積生化池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單位為毫克/升,用來表征活性污泥濃度。它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兩部分。一般來說SBR生化池內MLSS值控制在2000-4000mg/L左右為宜。
39、什么叫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
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是指單位體積生化池混合液所含干污泥中可揮發性物質的重量,單位也是毫克/升,由于它不包括活性污泥中的無機物,因此能較確切地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數量。
40、污泥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氣池內混合液在100毫升量筒中,靜止沉淀30分鐘后,沉淀污泥與混合液之體積比(%),因此有時也用SV30來表示。一般來說生化池內的SV在20-40%之間。污泥沉降比測定比較簡單,是評定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標之一,它常被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和及時反時污泥膨脹等異?,F象。顯然,SV與污泥濃度也有關系。
41、污泥指數(SVI)?
污泥指數(SVI)全稱污泥容積指數,1克干污泥在濕態時所占體積的毫升數,其計算公式如下為:
SVI=SV*10/MLSS
SVI剔除了污泥濃度因素的影響,更能反映活性污泥凝聚性和沉降性,一般認為:
當60<SVI<100時, 污泥沉降性能好
當100<SVI<200時, 污泥沉降性能一般
當200<SVI<300時, 污泥由膨脹的趨勢
當SVI>300時, 污泥已膨脹
42、溶解氧(DO)表示什么?
溶解氧(DO)表示水中氧的溶解量,單位用mg/L表示。不同的生化處理方式對溶解氧的要求也不同,在兼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0.2-2.0mg/L之間,而在SBR好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間。因此,兼氧池操作時曝氣量要小,曝氣時間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時,曝氣量和曝氣時間要大得多和長得多,而我們用的是接觸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43、廢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水中溶解氧的濃度可以用Henry定律來表示:當達到溶解平衡時:
C=KH*P
其中:C為溶解平衡時水中氧的溶解度;
P為氣相中氧的分壓;
KH為Henry系數,與溫度有關;增加曝氣努力使氧的溶解接近平衡,而同時活性污泥還會消耗水中的氧。因此廢水中實際溶解氧量與水溫、有效水深(影響壓力)、曝氣量、污泥濃度、鹽度等因素有關。
44、生化過程中微生物所需的氧氣由誰提供?
生化過程中微生物所需的氧氣主要由羅茨風機提供。
45、在生化過程中為什么需要經常補充廢水中的營養物?
利用生化過程去除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而微生物的細胞合成等生命過程均需要有足夠量和種類營養物質(包括微量元素)。對于化工類廢水來說,由于生產產品的單一性,因此廢水水質的組成的成分也較為單一,缺乏微生物必要的營養物質。比如講,***公司的生產廢水中只有碳和氮而沒有磷,這種廢水無法滿足微生物新陳代謝需要,因此必須添加廢水中磷完善微生物新陳代謝的過程,促進微生物細胞的合成。這就像人在吃米飯、面粉的同時,還要攝入足夠量的維生素一樣。
46、廢水中微生物所需的各營養元素之間的比例為多少?
微生物像動物植物一樣也需要必要的營養物質才能夠生長繁殖,微生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是指碳(C)、氮(N)、和磷(P),廢水中主要營養元素的組成比例有一定的要求,對于好氧生化一般為C:N:P=100:5:1(重量比)。
47、為什么會有剩余污泥產生?
在生化處理過程中,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不斷地消耗著廢水中的有機物質。被消耗的有機物質中,一部分有機物質被氧化以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機物質則被微生物利用以合成新的細胞質,從而使微生物繁衍生殖,微生物在新陳代謝的同時,又有一部分老的微生物死亡,故產生了剩余污泥。
48、怎樣估算剩余污泥的產生量?
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中,部分有機物質(BOD)被微生物利用合成了新的細胞質以替代死亡了的微生物。因此,剩余污泥的產生量配被分解了的BOD數量有關,兩者之間是有關聯的。
工程設計時,一般都考慮每處理一公斤BOD5,產生0.6-0.8公斤的剩余污泥(100%),折算成含水率為80%的干污泥則為3-4公斤。
49、什么叫生物炭法(PACT法)?
有些難以生物降解的制藥廢水,其生化處理出水中的COD要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100mg/L)以下是比較困難的,因此生化處理出水應再采用顆?;钚蕴课教幚砑夹g以保證出水達標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顆?;钚蕴课教幚矸ㄓ幸粋€致命的弱點即處理成本太高,其根本原因是顆?;钚蕴课教幚鞢OD的動態吸附容量在10%左右(重量百分比),即一噸活性炭只能吸附處理廢水中的COD在100公斤左右。由于顆?;钚蕴吭偕щy,處理成本高,因此顆?;钚蕴刻幚砑夹g的應用推廣在國內還并不普遍。那么是不是可以開發一種新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活性炭的動態吸附容量,有效地降低廢水的處理成本呢?
由杜邦公司最先開發的生物炭法工藝(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Treatment Process)就是這種新技術的代表之一。生物炭法簡稱“PACT法”,或“PACSBR生化法”,被國外認為是最有發展前途的新型的廢水生化處理工藝,
在生化進水中(或在曝氣池內)投加粉末活性炭與回流的含炭污泥一起在曝氣池內混合,從污泥濃縮池中排出的剩余污泥進污泥脫水裝置。在曝氣池內,活性污泥附著于粉末活性炭的表面,由于粉末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積及其很強的吸附能力,提高了污泥的吸附能力,特別在活性污泥與粉末活性炭界面之間的溶解氧和降解基質濃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從而也提高了COD的降解去除率。一般來說在PACT系統內,活性炭吸附處理COD的動態吸附容量在100-350%(重量百分比),即一公斤粉末活性炭可吸附去除1.0-3.5公斤COD。而且,PACT法能處理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的有機污染物質。
根據我們的工程調試經驗,直接在SBR好氧生化池內定期(每15-30天)定量投加粉末活性炭可以獲得很好的處理效果。其實粉末活性炭和顆?;钚蕴康奈教幚頇C理是一樣的,不過在在SBR生化池內投加粉末活性炭更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節約投資成本;
操作靈活方便;
活性炭利用率高;
可避免顆?;钚蕴恳组L生物膜導致堵塞,影響出水速率的缺點:
在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系統中,活性污泥附著于粉末活性炭的表面,由于粉末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積及其較強的吸附能力,在活性污泥與粉末活性炭界面間的溶解氧和降解基質濃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從而也提高了COD的降解去除率。一般來說,COD的去除(視廢水的種類)可以提高10-40%;
由于廢水中的有毒有害有機物質被粉末活性炭所吸附,因此廢水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可以穩定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從而保證了生化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
對于防止氨氮指標反彈,保證出水氨氮指標達標具有很好的效果。
我們曾用PAC-SBR法處理***廠生產廢水,結果表明:PAC-SBR法有著比較顯著的處理效果,生化處理出水達到了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對于***公司的廢水處理系統來說,如果SBR生化出水不能達到排放標準的話,我們也可以在SBR生化池內投加少量粉末活性炭以提高生化處理效率,保證生化處理出水可以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
50、整個廢水處理流程分成哪幾個工序?
整個廢水處理流程分為二個工序即:預處理工序(鐵炭微電解-中和混凝)、生化處理工序(生物接觸氧化池-SBR生化)。
51、預處理工序有哪些主要的技術指標?
(1) 鐵炭電解池
工藝濃廢水水量: 20噸/天
進水pH: 2-3
出水pH: 5-6
反應時間: >8小時
(2) 中和沉淀池
工藝濃廢水水量: 20噸/天
進水pH: 5-6
出水pH: >9
石灰粉投加量: 0.8公斤/噸廢水
中和時間: 2小時
52、生化處理工序有哪些主要的技術指標?
(1)調節池
最大儲水量: 120噸
pH: 6-8
COD控制范圍: 700mg/L
BOD5控制范圍: 250mg/L
(2)生化接觸氧化池
操作方式: 連續流操作
最大處理水量: 120噸/天
水力停留時間: 20小時
曝氣時間: ≥16小時
出水COD: ≤300mg/L
(3)SBR生化池
操作方式: 間歇式操作
最大處理水量: 120噸/天
水力停留時間: 20小時
進水時間: 6小時
曝氣時間: 4小時
排水時間: 2小時
出水COD: ≤100mg/L
出水BOD5: ≤30mg/L
53、污泥脫水系統有哪些主要的技術指標?
污泥處理量: 8噸/天
脫水前污泥濃度: 3%
脫水后污泥濃度: 20%
54、***公司廢水處理需用哪些藥劑材料?
***處理站藥劑材料用量一覽表(供參考)
藥材名稱 規 格 需用量 市價
98%硫酸 工業用 20Kg/d 0.5元/公斤
氫氧化鈣 CaO>93%,25Kg包裝 12.5Kg/d 0.75元/公斤
磷酸二氫鉀 2-3Kg/d 5元/公斤
顆粒狀活性炭 17#顆粒炭Φ3-4,L=4-8mm 5噸/1-2年 2500元/公斤
粉末活性炭 670型 20Kg包裝 100Kg 6000元/公斤
鑄鐵屑 25噸/1-2年 1100元/公斤
生化污泥 含水率81% 10噸(一次性) 150元/公斤
55、怎樣配制稀硫酸?
先在廢酸配制槽中加好清水,然后慢慢地倒入98%濃硫酸,直至配成50%-60%的稀硫酸。
稀硫酸的配制要注意以下三點:
不論是98%的濃硫酸還是配制好的稀硫酸都具有很強的腐蝕性,98%硫酸還具強烈的吸水性,會燒傷皮膚。因此操作時都要穿戴好勞防用品。
濃硫酸在稀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因此絕對不容許將水往濃硫酸中倒,而只能將濃硫酸往水中倒,在操作時也只能慢慢地、緩緩地將濃硫酸加入水中。
由于濃硫酸稀釋過程是一個強烈的放熱過程,因此配制槽中的塑料制品(水泵、管道等)都應預先移開,以免受熱變形,遭到損壞。
56、中和沉淀池的出水pH為什么一定要調節至9以上?
鐵炭出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亞鐵,如果不予去除的話,會影響后續生化池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我們必須要用石灰將廢水的pH值從5-6再調高至9以上,使水溶性的硫酸亞鐵轉化成不溶性的氫氧化亞鐵與硫酸鈣,然后通過混凝沉降的方法使它們沉淀下來,以保證進入生化池的廢水中不含硫酸亞鐵。
氫氧化亞鐵沉淀物能否沉淀下來主要取決于廢水的pH值,當廢水pH值達到6.5時,部分氫氧化亞鐵就開始沉淀了,但要讓廢水中的氫氧化亞鐵完全沉淀下來,廢水的pH值應達到9.7。因此,中和時一定要調節廢水的pH值在9以上,這樣才能將進入生化池廢水中的亞鐵離子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57、中和沉淀池是怎樣排泥的?
中和沉淀池內的廢水經加石灰混凝沉降完全后,泥水已明顯分離,化學污泥沉積在反應池下部。排泥時應先打開沉淀池底部的污泥管道閥門和污泥池的污泥管道閥門,利用水位的壓力將泥漿壓出反應池排入污泥池,排泥結束后關閉兩個池的污泥管道閥門。然后打開污水閥門將清液放入調節池。
中和沉淀池內裝有潷水器,它的構造是要一個橡膠圈的下方固定著一個軟管,軟管的另一頭連接在池下部的污水出口管上。它的工作原理是橡膠圈浮在水面上,隨水面上下升降。由于泥水分離總是從水面開始,水面只要有清液形成,清液就會通過軟管流出池外,因此排水與泥水分離是同步的,不必等泥水完全分離后再排泥、排水,節省了操作時間。不過操作時要注意在攪拌混凝時,要把潷水器拎出水面以防泥漿進入軟管中。
58、生化池內應投加什么樣的活性污泥?
所謂活性污泥的培養,就是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長條件,在這種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活性污泥形成,并且在數量上逐漸增長,并最后達到處理廢水所需的污泥濃度。
生活污水廠的培菌過程較為簡單,而有毒有害工業廢水的培菌有一定的難度,污泥馴化的時間也較長,一般來說對于工業污水,我們常采用干污泥培菌法,就是從正常運行的污水處理廠中取脫水后的干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脫水時不能加藥)作為菌種源進行培菌。為了讓菌種能盡快地適應有毒有害的工業廢水,最好選用同類型的、或相同類型的污水處理廠中脫水后的干污泥作為菌種源。
59、初次應往生化池內投加多少數量的污泥?
如采用干污泥培菌法,則我們必須保證生化池中的污泥濃度在3g/L左右,即3Kg/m3,由于干污泥的含水率在80%,因此至少應向曝氣池內投加干污泥的量為15Kg/m3,即100m3的池子中應投加干污泥1.5噸左右。
60、怎樣在生化池內投加污泥?怎樣掛膜?
如采用干污泥培菌法,首先在曝氣池內放滿清水或河水,并進行曝氣,同時把準備好的干污泥慢慢投入曝氣池內。全部投入后繼續曝氣2-4小時,曝氣結束后靜止2小時后放掉上清液,如此過程可重復2-3次,直至靜沉后的上清液清澈透明,不混濁,這一過程稱為污泥洗滌、污泥活化或污泥掛膜。污泥活化后,再用有營養的水或低濃度的廢水開始進行馴化。
61、怎樣進行污泥的培養馴化?
生化培菌的周期取決于廢水的水溫和水質。水溫高于15℃以上時,培菌的過程較快,水溫低于15℃以下時則污泥馴化時間較長,因此污泥的培養馴化應盡量選擇在5-11月期間(長江流域)進行。就廢水的水質而言,無毒無害、易生物降解的廢水,其生化培菌的時間一般在10-20天,而有毒有害、難生物降解的廢水,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約需30-60天,甚至更長。
在清水調試完成后,對于可生化性能較好的廢水,可以直接用廢水馴化微生物;對于化工廢水或可生化性能比較差的廢水則應采取分步培菌法,具體步驟如下:
(1)快速增殖??焖僭鲋车哪康氖鞘刮勰嘌杆偕L到填料上去。一般來說,采購來的污泥在脫水或運輸過程中,微生物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它們在新的環境中有一個恢復和生長的過程,需要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如果這時直接用化工廢水馴化,其結果必然會導致微生物大量死亡。因此第一階段可用生活污水或葡萄糖或干面粉燒制的熟漿糊(初始3-5天內,每100m3生化池容積可按投加5-10公斤干面粉的比例投放)來培菌,每天曝氣兩次,好氧池每次曝氣8小時,使微生物快速恢復和生長繁殖,這種方法稱為快速增殖法??焖僭鲋称陂g生化池內的廢水可以通過污泥馴化管排放,放水前先停止曝氣,待污泥沉降4-8小時后再放水??焖僭鲋称谝话銥?-10天。
生化池在運行過程中,當微生物一旦受到負荷沖擊,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時,也可以采用快速增殖法來幫助微生物恢復和生長。
(3) 廢水馴化。污泥生長到填料上去以后,每天在100m3生化池內加入的干面粉可增加至20-30kg公斤,同時在生化池內泵入生化進水或廢水。初始廢水的進水量可按每100m3生化池容積的1-2%的比例泵入,以后每二天按2%的比例逐步增中廢水的泵入量,直至達到設計的廢水進水量。隨著廢水泵入量的逐漸增加,葡萄糖或干面粉的投加量或生活污水的泵入量應相應減少直到停止投加,或者可按比例投加廢酒精(1公斤廢酒精按1.5公斤COD計)。
培菌馴化期間,必須每天測定COD,如發現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則應立即停止廢水的遞增進水量,直至COD去除率回升至50%以上和SV不再下降。
好氧池正常進廢水時,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以上,處理出水COD濃度在200mg/L以下,則可以認為生化池已開始工作正常。
在污泥馴化期間切忌負荷(如大水量、高濃度)沖擊,培菌完成以后,即可進行正常的運作。
62、為什么調節池內廢水的COD濃度應控制在700mg/L以下?
調節池的廢水即為生化進水,其COD濃度的設定一般由實驗值、設計參數確定。對于易于生化處理的廢水,調節池內廢水的COD一般可控制在1000mg/L左右,而工業廢水、特別是難生物降解的廢水,其生化進水的COD一般控制在500-800mg/L的范圍。否則很難保證生化系統的運行穩定,也難以保證生化的處理出水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有限公司的生化進水COD濃度(700mg/L)是由實驗值確定的。
63、生化池內每天應投加多少尿素?
合理的營養比例是:碳:氮:磷=100:5:1
按碳氮的100:5的比例折算(重量比),嚴格地說這里的碳是指BOD5。因此,若生化池內進水為每天240噸,BOD5濃度為250mg/L,則生化進水內每天BOD5重量應當為240噸×0.25公斤/噸=60公斤,每天的需氮量為60÷100×5=3(公斤),折合成尿素的投加量應當是:3×44÷14=9.4(公斤/天)。
為計算方便,我們可按以下簡化的公式計算。
W=BOD5×Q×0.157÷1000
W=COD×B/C×Q×0.157÷1000
其中:
COD—為生化進水中的COD,單位為mg/L;
BOD5—為生化進水中的BOD5,單位為mg/L;
B/C—為無量綱;
Q—為生化進水水量,單位為噸/天;
W—為尿素每天的投加量,單位為公斤/天;
由于***司的廢水中本來就存在一定量的氮,因此在操作時不必投加尿素。
64、生化池內的磷酸二氫鉀應投加多少?
按碳磷的100:1的比例折算(重量比),嚴格地說這里的碳是指BOD5。因此,若生化池內進水為每天240噸,BOD5濃度為250mg/L,則生化進水內每天的BOD5重量應當為240×0.25公斤/噸=60公斤,每天的需磷量為60÷100=0.6(公斤),折合成磷酸二氫鉀的投加量應當是:0.6×136÷31=2.6(公斤/天)。
為計算方便,我們可按以下簡化的公式計算。
W=BOD5×Q×0.044÷1000
W=COD×B/C×Q×0.044÷1000
其中:
COD—為生化進水中的COD,單位為mg/L;
BOD5—為生化進水中的BOD5,單位為mg/L;
B/C—為無量綱;
Q—為生化進水水量,單位為噸/天;
W—為磷酸二氫鉀每天的投加量,單位為公斤/天;
65、生化池出水中的溶解氧應當控制在怎樣的水平?
活性污泥是在有氮的條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無機物的方法。因此,溶解氧的水平會直接影響到這類微生物的代謝活性,為了滿足好氧微生物對溶解氧的需要,提高處理系統的效率,必須向處理系統供氧。
雖然對好氧微生物來說,水體中溶解氧越高,對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越有利,但溶解氧過高,除了能耗增加外,高速氣流使池內激烈攪動會打碎生物絮粒,并易使污泥老化。一般來說,曝氣池內的溶解氧只要大于3mg/L已足夠滿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生物處理要求,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最好控制在2mg/L左右較為適宜。
其原因如下:
如果生化工藝是采用活性污泥法的話,那末活性污泥絮粒內部的溶解氧應保持在2.0mg/L以上。溶解氧過低會影響絮粒內部微生物的代謝速率,影響生化處理效果。
如果生化工藝是采用接觸氧化法的話,那末生物膜內的溶解氧也不能太低,以致影響處理效果。
66、怎樣將SBR生化池內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內?
SBR生化池內的剩余污泥應定期排入污泥池內,否則會影響SBR生化池的正常動作并影響生化出水水質。排泥時先打開SBR生化池與污泥池之間的管道閥門,利用SBR池內水位的壓力將剩余污泥厭入污泥池。排泥結束后應關閉SBR池與污泥池之間的污泥管道閥門。
67、污泥池中的污泥是怎樣進行脫水?
污泥脫水的主要方法有真空過濾法、壓濾法、離心法和自然干化法。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有限公司采用的是壓濾法,通過專用設備—板框壓濾機對系統產生的化學污泥與剩余污泥進行加壓過濾,脫水后污泥含水率一般達到80-85%。
68、生化池在冬季怎樣運作?
我們已知道,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繁殖的溫度范圍為16-30℃,當溫度低于10℃時,廢水的凈化效果將明顯降低,一般來說,溫度每降低10℃,COD的去除率會降低10%。那么在冬季,生化池又怎樣運作呢?一種方法是在調節池內通入蒸汽,提高生化進水溫度;另一種方法是在生化池內補加生物污泥,以提高污泥濃度和降低污泥負荷,如水溫能維持在6-7℃,活性污泥仍能有效地發揮其凈化功能。
69、由于節假日或臨時停產而沒有生產廢水時,生化池該如何運作?
節假日或臨時停產而導致沒有生產廢水的現象在***公司可能會經常碰到,這時我們可以在生化池內加入生活污水或泵入河水并投加用干面粉燒熟的漿糊來維持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在生化池內,可按每100m3的容積投加5-10公斤干面粉的比例投放,或者按比例投加廢酒精,每天曝氣4-8小時。
70、當生化池受到負荷沖擊,微生物受損時該采取什么措施?
生化池在運行過程中,當微生物一旦受到負荷(水量、濃度)的沖擊,COD去除率會突然下降,嚴重時污泥會從生物填料上脫落,使出水變混。這時應立即停止進水,往生化池內投放粉末活性炭以降低污泥負荷,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比例為每100m3生化池容積投加10公斤。當污泥的沉降性能有所恢復后,可采取污泥馴化的快速增殖法,在生化池內投加生活污水或投放廢酒精或用干面粉燒熟的濕漿糊,投加比例為每100m3生化池容積投加5-10公斤干面粉,2-3天后開始進水并逐日增加進水量,直到微生物恢復正常。
71、當微生物大量死亡時該怎么辦?
當微生物受到嚴重損傷且大量死亡而又搶救無效時,應立即向當地環保主管部門申報備案,并立即更換活性污泥。然后查明原因,防止類似事故的再度發生。只要申報及時,在更新、馴化污泥期間向外排放的廢水可以不作排污罰款處理。
72、怎樣保證動力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污水處理系統欲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必須使各類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況和保持應有的技術性能,正確操作、保養、維修設備是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轉的先決條件。
隨著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污水處理系統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也不斷提高,污水處理系統使用的設備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污水處理系統不僅使用許多污水處理所特有的設備,而且使用許多通用設備,所有這些設備都應該使用好、保養好、修理好。
所有這些設備都有它的運行、操作、保養、維修規律,只有按照規定的工況和運行規律,正確地操作和維修保養,才能使設備處理良好的技術狀態。同時,機械設備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因摩擦、高溫、濕氣和各種化學效應和作用,不可避免地造成零部件的磨損、配合失調、技術狀態逐漸惡化作業效果逐漸下降,因此還必須準確、及時、快速、高質量地拆修,以使設備恢復性能,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73、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專用設備?
專用設備:各類污水泵、污泥泵、存水泵、計量泵、螺旋泵、空氣壓縮機、羅茨鼓風機、離心鼓風機、表面曝氣機、自動取水樣機、格柵清污機、刮砂機、刮泥機、刮泥吸泥機、污泥濃縮刮泥機、消化池污泥攪拌設備、沼氣鍋爐、熱交換器、藥液攪拌機和污泥脫水機等。
74、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專用電氣設備?
電器設備:交直流電動機、變速電機、啟動開關設備、照明設備、避雷設備、變配電設備(包括電纜、室內線路架空線、隔離開關、負荷開關、熔斷器、少量油開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電力電容器、斷電器、保護器、自動裝置和接地裝置等)。
75、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通用輔助設備?
通用設備:電動葫蘆、離心機、恒溫箱、烘箱、冰箱、各種手動及電動閘閥、蝶閥、閘門啟閉機和止回閥、綠化藥水噴灑車、手推及電動割草機、卷揚機、車床、刨床、銑床、橋式起重機、運輸車輛等。
76、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有哪些儀器儀表?
儀器儀表設備:各種天平、化驗室常用分析儀器、電磁流量計、液位計、空氣流量計和溶解氧測定儀等。
77、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管理要點主要有哪些?
污水處理系統來說,設備管理有以下四個要點:
(1) 使用好設備
各種設備都要有操作規程,規定操作步驟。設備操作規程主要根據設備制造廠的說明書的現場情況相結合而制定。工人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設備使用過程中要作工況記錄。
(2) 保養好設備
各種設備都應制訂保養條例,保養條例根據設備制造廠的說明書的現場情況結合而制定,也可把保養條例放在操作規程一起。保養條例中包括進行清潔、調整、緊固、潤滑和防腐等內容。保養工作同樣應作記錄。保養工作可分為:例行保養--指運轉中的巡視檢查保養。定檢保養--定期停機檢查保養。停放保養—指備用機組或閑置設備的保養。換季保養—指設備入夏、入冬、梅雨期等季節性需要的保養工作,包括采取防曬、防寒、防潮、降溫等措施。
(3) 檢修好設備
對主要設備制訂設備檢修標準,通過檢修,恢復技術性能。有些設備,要明確大、中、小修界限、分工落實。對主要設備必須明確檢修周期,實行定期檢修,不要到損壞十分嚴重時再想到修理。對常規修理,應制定檢修工料定額,以降低檢修成本,每次檢修都應作詳細記錄。
(4) 管好設備
這里所說的“管”,是指從設備購置--安裝--調試—驗收-使用-保養-檢修-報廢-更新全過程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設備的資金管理(大修費、折舊費等)對每一環節都應有制定規定。
78、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的完好標準是什么?
可以下列標準作為完好標準:
(1) 設備性能良好,各主要技術性能達到原設計或最低限底應滿足污水處理生產工藝要求。
(2)操作控制的安全系統裝置齊全、動作靈敏可靠。
(3)運轉穩定,無異常振動和噪音。
(4)電器設備的絕緣程度和安全防護裝置應符合電器安裝規程。
?。?)設備的通風、散熱和冷卻、隔音系統齊全完整,效果良好,溫升在額定范圍內。
(6)設備內外整潔,潤滑良好,無泄漏(漏油、漏氣、漏風、漏水)。
(7)運轉記錄,技術資料齊全。
79、污水處理系統設備的維護周期一般多少?
設備使用一段時期以后,必須進行小修、中修、或大修有些設備制造廠明確規定了它的小修、大修期限;有的設備沒有明確規定,那就必須根據設備的復雜性,易損零部件的耐用度以及本廠的保養條件確定修理周期。修理周期是指設備的兩次修理之間的工作時間,污水處理系統若干設備大修周期如表。(僅供參考)
序 設備名稱 大修(小時)定時檢修
1 離心式污水泵<600r/min 40000 500
2 離心式污水泵<800r/min 30000 500
3 離心式污水泵<1000r/min 20000 500
4 離心式污水泵>1000r/min 10000 500
5 污泥泵(>1000r/min) 8000 500
6 污泥泵(<1000r/min= 10000 500
7 氣提泵(空氣提升器) 8年 1年
8 螺旋泵 20000 500
9 離心風機 15000 500
10 刮砂機 10000 500
11 羅茨鼓風機 15000 500
80、污水處理系統一般怎樣整理設備管理資料?
設備的操作和保養應作記錄,檢修也應作記錄。操作、保養記錄一般記入值班工作日記中,應包括的內容有:運行日期,操作人員姓名,班次;每班的例行保養工作內容、設備當天和累計運行時間;潤滑、加油和巡視檢查記錄;機組實際技術參數;定期檢查保養、停放保養、換季保養的內容;故障處理等。
設備的大、中、小修也應有修理記錄,其內容包括:機組編號、型號、額定技術參數和生產廠、出廠日期、出廠編號;修理前的運行累計時數;修理內容;修理日期和檢修人員;設備介體檢查情況;零配件修換記錄;設備裝配、間隙調整情況及圖例;試車情況及運行參數;驗收意見,使用單位、修理單位、主管部門鑒定等。上述內容可扼要地填入設備登記卡。
大多數設備屬于固定資產。設備管理部門應有機電設備固定資產登記卡,建立固定資產設備分類帳。
81、型號為40FYS20 685A的水泵,其數據及符號表示什么?
40表示泵進口直徑(mm);F表示懸臂耐腐蝕離心泵;Y表示液下泵;S表示泵過流部分零件為增強聚丙烯;20表示泵設計點揚程(m);685表示液下深度(mm);A表示主軸處理分類號,A為耐腐蝕不銹鋼;
82、污水泵的操作和管理要點一般有哪些?
水泵是一種輸送水和增加水能量的機械設備,污水處理系統使用的水泵以離心泵為主,也使用一些螺旋泵、螺桿泵等。
(1)開車前應細致進行下列檢查(尤其是新安裝或大修后的泵);電動機的轉向,聯軸器的同心度和間隙,各部分螺絲是否松動,用手轉動聯軸器看是否靈活,泵內是否有響聲,軸承的潤滑油是否夠,泵及電機周圍是否有妨害運轉的東西進水池是否有水,如果吸水管上有抽吸泵站底層存水小管的話,應檢查小管上旋塞閥是否關好。
(2) 關閉出水閘閥,開啟進水閘閥。對閘閥開關總圈數和轉向應預先掌握。
(3) 開車:開車時,機器旁邊不要站人,開車后應立即開啟出水閘門,并密切注意水泵聲音,振動等運轉情況,發現不正常應馬上停車檢查。
(4) 停車前先關出水閥再停車,這樣可減少振動。
(5) 停車后把泵及電動機表面的水和油漬擦干凈。
83、水泵在運行中,一般應注意哪些事項?
(1)檢查各個儀表工作是否正常、穩定,特別注意電流表是否超過電動機額定電流,電流過大或過小都應立即停車檢查。
?。?)水泵流量是否正常,安裝有流量計時應檢查流量計所指的流量是否正?;蚋鶕娏鞅黼娏鞔笮?,出水管水流情況集水井水位的變化,來估計流量的情況。
(4) 檢查水泵填料壓板是否發熱,滴水是否正常。
(5) 注意機組的響聲、振動情況。
(6) 注意軸承溫升,一般不超過周圍環境溫度35℃。
(7) 檢查電動機溫升,如過高應停車檢查。
(8) 檢查水泵、管道是否漏水。
(9) 檢查集水井水位是否過低,格柵或進水口是否堵塞。
84、上海泵站管理工人曾經通過實踐總結出的泵站管理六勤工作法是什么?
(1)勤看:凡能夠判斷機電設備是否處于正常情況的設備外觀現象,以及水位、天氣、環境等屬于看的范圍
1)電壓表數值是否在額定范圍內(±10℃),三相是否平衡。
2)電流表數值是否在額定范圍,如電流過高或過低應找原因。
3)油開關油面是否符合標準,有無漏油現象,油開關操作機構及支架面料是否完好。
4)過電流繼電器有無脫扣現象。
5)水泵油箱油面是否符合標準,有無漏油現象。
6)填料有無嚴重漏水。
7)泵站底層有無大量積水。
8)指示燈是否正常。
9)集水井水位變化情況。
10)各類設備外殼接點處有無過熱面變色現象。
11)高低壓保險器的信號裝置是否良好。
12)電器設備金屬外殼接地是否良好。
(2)勤聽:聽設備運行時的聲音是否正常
1)變壓器發出的“嗡嗡”聲是否正常,有無特殊變化。
2)電動機旋轉聲是否均勻平衡。
3)電動機及水泵軸承有否因破裂或缺油而發出異常聲響。
4)水泵內有無葉輪或其它垃圾雜物的撞擊聲。
5)各種電磁吸鐵、無壓釋放線圈有無特殊聲響。
(3)勤嗅:設備運行時有無異常焦味
1)各類變壓器,線圈有無因過載或故障而產生焦味。
2)導線是否過熱而產生焦味。
3)水泵填料壓板是否過緊產生焦味。
(4)勤摸:凡不需要采取特別安全措施就能用手觸及進行判斷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的地方和部位都應加以檢查(注意不能用手觸摸的地方不準亂摸,以防止發生觸電等事故)
1)電動機外殼是否超過額定溫升。
2)水泵油箱外殼溫升是否正常。
3)水泵軋蘭有水滴出,但不過熱。
4)各類電器設備外殼溫升是否正常。
5)電動機及水泵軸承(包括上、下座;中間軸承)外殼溫升是否正常。
6)有絕緣體包扎的導線溫升是否正常。
7)電動機和傳動部份以及水泵有無過分振動及特殊變化。
8)電動機出風口的空氣溫升是否過高。
(5)勤動手
1)經常做好機電設備的清潔保養工作和環境清潔工作。
2)發現故障苗子,要仔細檢查,找原因,及時排除,使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
(6)勤撈垃圾:在采取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勤撈垃圾
1)經常清撈進水池格柵垃圾,保持進水暢通。
2)發現進水池內有木頭等雜物,應及時清撈,防止進入簾格損壞或堵塞水泵。
3)進水池底垃圾堆積過多,將影響水流暢通,應及時組織力量進行清撈。
85、污水處理系統日常維護保養工作有哪些?
(1) 做好泵房,機組表面清潔工作。
(2) 應定期檢查水箱、葉輪、清除泵內垃圾。
(3) 注意軸承的油位。油質和溫度,軸承的潤滑油要定期更換。水泵潤滑油工作500h換一次,軸承潤滑脂工作2000h換一次。
(4) 檢查各部件螺絲有否松動。
(5) 定期檢查并更換填料。
86、俗稱“配更”是什么?
俗稱“配更”即為常用的軸封填料。有三種:(1)是用油浸棉紗編織填料,俗稱“牛油配更”,它松軟、富有彈性、易磨損、使用壽命短;(2)是石墨、鉛粉、石棉編織填料俗稱“黑粉配更”,它成型性好、耐磨損、耐腐蝕、使用壽命長、但價格較貴,安裝要求較高;(3)用軟金屬包棉芯的填料。它外涂石墨鉛粉,經久耐用、耐高溫、耐腐蝕、使用效果甚好、但價格昂貴。
87、俗稱“黃油”是什么?
俗稱“黃油”即潤滑脂,是潤滑油加稠化劑合成的膠體潤滑劑。它分為鈣基脂,鈉基脂,鈣鈉基脂和鋰基脂四種。(1)鈣基脂耐水性好,但不耐高溫,宜作油封。(2)鈉基脂則耐高溫,而遇水極易乳化,化成泡沫,宜用于軸承。(3)鈣鈉基脂增加了耐水耐高溫性能。(4)鋰基脂耐高溫又耐寒冷,但價格高。
88、為什么要使用“黃油”?
使用黃油(潤滑脂)作用有二,其一是減輕工作表面的磨擦和磨損,提高效率,延長使用壽命。其二是防止銹蝕、散熱、減少噪聲,以及在某種場合加強密封性。
89、水泵運轉中,應怎樣注意填料處的滴水狀況?怎樣調節?
水泵運轉中要注意填料處滴水是否正常,填料處允許少量滴水但不允許流板水,這可通過調整填料壓蓋的松緊程度來達到。
90、怎樣裝填水泵的軸封填料(配更)?
填料壓板切忌全部壓入。調換填料應測量好水泵軸周長,然后再放長25mm左右,兩端有刀切成45度左右斜面。在放入填料筒時,兩端應上、下搭接,以防漏水。同時,上、下各道填料接頭應相互錯開180度。一般加填料1-6道,壓板入填料筒近1/3深度即可,壓板與泵軸四周離縫應基本均勻。充水不足,進水閥門未開充水排氣,開啟進水閘門。
91、發現水泵流量不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1)水泵內有空氣。 辦法:放氣。
(2)水泵的密封圈另件損壞。 辦法:更換密封圈另件。
(3)填料處漏氣。 辦法:填料上涂些黃油擰緊填料壓板。
(4)水泵轉速太低,電壓是否太低。 辦法:設法升高電壓。
(5)葉輪、進水口、管道堵塞。 辦法:清除雜物。
(6) 葉輪磨損過大。 辦法:更換葉輪,并檢查軸承磨損。
(7) 電機轉向不對。 辦法:調整相位。
(8) 葉輪中心線未浸入液內。 辦法:調整浸沒高度。
92、水泵楊程不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1)葉輪損壞。 辦法:更換另件。
(2)轉速不足。 辦法:檢查電壓、電機是否正常。
(3)輸液內含有氣體。 辦法:降低液體溫度排除氣體。
93、水泵軸承發熱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1)主軸與電機軸不同心。 辦法:調整同心度。
(2)軸承蓋缺油或油變質。 辦法:加油或換油。
94、水泵功率過載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1)介質比重過大。 辦法:更換較大功率電機。
(2)流量超過使用范圍。 辦法:按使用范圍工作。
(3)產生機械摩擦。 辦法:檢查調整或更換磨損部件。
95、水泵有振動或雜音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1) 主軸與電機軸不同心。 辦法:調整同心度。
(2) 轉子不平衡。 辦法:更換另件。
(3) 螺母有松動現象。 辦法:擰緊各部位螺母。
(4) 輸液內含有氣體或脫液運轉。 辦法:降低液溫、排除氣體、葉輪入液內。
(5) 水軸承與軸頸磨損過大。 辦法:更換水軸承、恢復軸勁。
96、水泵出液量小或不出液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1) 電機轉向不對。 辦法:調整相位。
(2) 葉輪中心線未浸入液內。 辦法:調整浸沒高度。
97、什么是羅茨鼓風機?
羅茨鼓風機系屬容積回轉鼓風機,其最大的特點是使用時當壓力在允許范圍內加以調節時流量之變動甚微,壓力選擇范圍很寬,具有強制輸氣的特點。輸送時介質不含油。結構簡單、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整機振動小。
羅茨鼓風機輸送介質為清潔空氣,清潔煤油,二氧化硫及其他隋性氣體,鑒于具有上述特點,因而能廣泛適應冶金、化工、化肥、石化、儀器、建材行業。
98、羅茨鼓風機的使用條件要求是什么?
(1) 進口氣體溫度不大于35℃。
(2) 氣體中固體微粒含量不大于100m3,微粒最大尺寸應不大于表2所規定的最小工作側隙之間。
(3) 煤氣的含煤焦油指標應符合TJ28-78城市煤氣規范設計的規定。
(4) 軸承溫度最高不超過85℃。
(5) 潤滑油溫度最高不超過65℃。
(6) 風機上的壓力表所示壓力不得超過標牌所規定的升壓范圍,否則必須停車檢查系統中進氣口是否堵塞,進排氣口閥門是否全部關閉,風機中的靜動件是否發生摩擦等其他一些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
99、羅茨鼓風機啟動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1) 檢查各緊固件及定位銷的安裝質量。
(2) 檢查進、排氣管道和閥門等安裝質量。
(3) 檢查鼓風機的裝配間隙是否符合要求。
(4) 檢查風機和電機的 風機主動軸的同軸度不得超過0.1mm,否則將會引起風機振動,漏油等現象,影響風機的使用壽命。
(5) 檢查組件的底座四周是否全部墊實,地腳螺栓是否緊固。
(6) 風機在開車前應在主油箱及副油箱加入潤滑油至油標中心位置3mm/2mm,所用潤滑油夏天用68#機械油,冬天用100#機械油,每三個月應換一次潤滑油。
(7) 由于主、副油箱內存的壓力,故主、副油箱的上、下油塞均應擰緊,否則會引起漏油。
(8) 向冷卻部通水。冷卻水溫度不超過25℃,冷卻水量10L/min。
(9) 全部打開鼓風機進排氣口閥門盤動轉子,注意傾聽各部分有無不正常的雜音。
(10)檢查電動機轉向,必須符合轉向標牌所示方向,否則風機不能正常排風,還可能出現風葉碰撞現象,水中曝氣時,水將反向流入風機,氣力輸送時會將被輸送物吸入風機造成事故。
100、羅茨鼓風機怎樣進行空負荷運行和正常負荷運行?
(1)鼓風機空負荷試運轉。
1)新安裝或大修后的風機都應經過空負荷試運轉。
2)羅茨鼓風機空負荷運轉的概念:在進排氣口閥門全部打開的條件下投入運轉。
3)試運轉時應注意觀察潤滑油的飛濺情況是否正常,如過多或過少則應調節油量。
4)沒有不正常的氣味或冒煙現象及碰撞或摩擦聲,軸承部位的徑向振幅不大于0.08mm。
5)空負荷運行30分鐘左右,如情況正常即投入帶負荷運轉。如發現運轉不正常應立即進行檢查,排除故障后仍需作空負荷運轉。
(2)鼓風機正常帶負荷運轉
1)按要求逐步緩慢地調節,帶上負荷直到額定負荷。不允許一次即調至額定負荷 。
2)所謂額定負荷系指銘牌所標的進排氣口之間的靜壓差。在排氣口壓力正常的情況下,必須注意進氣口的壓力變化,以免超負荷 。
3)由于羅茨鼓風機的特性,不允許將排氣口的氣體長時間地直接回流入鼓風機的進氣口中,否則將會影響機器的安全。
4)風機正常工作中,嚴禁完全關閉進排氣口聽閥門,也不準超負荷運行。
5)鼓風機的額定工況下運行時,各滾動軸承的表面溫度一般不超過85℃,油箱內潤滑油油溫不般不超過65℃,在靠近軸承部位的徑向振動不超過0.08mm。
6)要經常注意潤滑油的飛濺情況及油量位置。
(3)停車
鼓風機不宜在滿負荷情況下突然停車,必須逐步卸負荷后再停車,以免損壞機器,關于緊急停車原則用戶可另行議定細則明確之。
101、羅茨鼓風機主機的油箱中的油應加至什么位置?
應加至油標中心線的二分之一。
102、羅茨鼓風機怎樣開啟?
(1)首先檢查風機環境開啟的情況及儀表電器設備處于良好狀態(包括三相電正常,不缺相)。
(2)檢查風機潤滑油,是否在液位鏡的一半。
(3)打開風機的放空閥和出口閥。
(4)開啟風機。
(5)風機正常運轉后慢慢關閉放空閥,此時風機壓力表升至0.04-0.05Mpa。
103、羅茨鼓風機怎樣關閉?
(1)當要停止曝氣時,首先慢慢打開放空閥。
(2)關閉出口閥。
(3)關閉電源。
104、羅茨鼓風機如何維護和保養?
鼓風機的安全運行及使用壽命,取決于正確而經常地維護和保養,并應注意任何事故苗子,除了要注意一般性的維修規程外,還須著重注意下述各點:
(1)檢查各部位的緊固情況及定位銷是否有松動現象。
(2)鼓風機機體內部有無漏水漏油現象。
(3)鼓風機機體內部不能有結垢、生銹和剝落現象存在。
(4)注意潤滑油冷卻情況是否正常,注意潤滑油的質量,經常傾聽鼓風機運行有無雜聲,注意機組是否在不符合規定工況下工作。
(5)鼓風機的過載有時不是立刻顯示出來的,所以要注意進排氣壓力、軸承溫度和電機電流的增中趨勢,籍以判斷機器是否運行正常。
(6)拆卸機器前應對機器各配合尺寸進行測量,作好記錄,并在另部件上作好標記,以保證裝配且能維持原來的配合要求。
(7)新機器或大修后的鼓風機,油箱應加以清洗,并按使用步驟投入運行,建議運行8小時后更換全部潤滑油。
(8)維護和檢修應按具體使用情況擬定合理的維修制度,按期進行并做好記錄,在正常條件情況下要求機組工作1000小時以后調換潤滑油,4000小時以后小修或檢查一次,每年大修一次并換有關易損件。
(9)故障和排除
由于羅茨鼓風機所產生的故障和原因,涉及使用條件和運行情況等方面的因素,很難以簡單的文字來闡明其原因和排除方法,需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分析后排除,詳見“鼓風機故障及排除方法”一節。
104、鼓風機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現象 發 生 原 因 排 除 方 法
風量不足 1、葉輪與機體因磨損而引起間隙增大2、配合間隙有所變動3、系統有泄漏 1、更換磨損零件2、按要求調整3、檢查后排除
電動機過載 1、系統壓力變化a、進口過濾網堵塞,或其他原因造成阻力增高,形成負壓。b、出口系統壓力增大 1.a檢查后排除1.b檢查后排除
2、另部件不正常引起a、靜動件發生摩擦b、齒輪損壞c、軸承損壞 2.a調整間隙2.b更換2.c更換
溫度過高 1、機體a、由于壓比值P出/P進增大b、由于進口氣體溫度增高c、靜動體發生摩擦 1.a檢查后排除1.b檢查后排除1.c調整間隙
2、軸承a、軸承損壞b、潤滑油不足或過多c、潤滑油油溫過高或油質欠佳 2.a更換2.b調整油量2.c見第3條潤滑油所述
3、潤滑油a、冷卻水斷路或水量不足b、齒輪吻合不正?;驌p壞c、軸承損壞d、油質欠佳 3.a檢查后排除或調節3.b檢查后調整或更換3.c更換3.d更換
葉輪與葉輪之間發生摩擦 1、齒輪圈與齒輪殼緊固件松動發生位移δ1超值2、齒面磨損,因而齒隙增大、導致葉輪之間間隙變化3、齒輪與葉輪鍵松動4、主從動軸彎曲超限5、體內混入雜質,或由于介質形成結塊6、滾動軸承磨損,游隙增大7、超額定壓力運行 1、調整間隙后定位并緊固2、磨損很大應予更換,若磨損不大按4、3、2、a條款調整之3、更換鍵4、校直或換油5、清除雜質或結塊6、更換軸承7、檢查超壓原因后排除
葉輪與機殼徑向發生摩擦 1、間隙δ2超差2、滾動軸承磨損,游隙增大3、主從動軸彎曲超限4、超額定壓力運行 1、按4、3、2、bδ2調整方法調整2、更換軸承3、校直或更換軸4、檢查超壓原因后排除
葉輪與墻板之間發生摩擦 1、δ3δ4間隙超充許值2、葉輪與墻板端面附粘雜質或介質結塊3、滾動軸承磨損,游隙增大 1、按4、3、2、cδ2和δ4調整方法調整2、清除雜質或結塊3、更換軸承
振動超限 1、轉子平衡精度低2、轉子平衡被破壞3、軸承磨損或損壞4、齒輪損壞5、地腳螺栓或其他緊固件松動 1、按G6.3級要求校正2、檢查后排除3、更換4、更換5、檢查后緊固
齒輪損壞 1、超負荷運行或承受不正常的沖擊2、潤滑油量過少或油質不佳3、齒輪磨損其側隙超過葉輪之間間隙1/3時 1、更換2、更換3、更換
軸承損壞 1、潤滑油質量不佳或供油不足2、由于氣體密封失效致使與腐蝕性氣體接觸,短時間內造成軸承損壞3長期超負荷運行4、超過額定的使用期限 1、更換2、更換軸承修復氣體密封3、更換4、更換
風機主動軸軸端漏油 1、風機主動軸與電機軸的同軸度超差引起軸套磨損加快,油封提前失效2、油封失效3、軸套磨損 1、檢查后調整的充許范圍內2、更換3、更換
105、管道閥門如何保養?
污水站內有各種各樣的管道,有空氣管道、有污水管道,也有污泥管道,有的架設在地面上,有的鋪設在地下,在操作運行過程中必須保證管道暢通,尤其在寒冬,必須定時檢查室外管道,定時放掉空氣管道中的冷凝水,沒有運轉的污水管道和污泥管道要放掉管內的積水。做到活水管道不堵,死水管道放空,空氣管道定時放水。
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管、污泥管,安裝完以后,要進行保溫處理,特別是閥門要重點保溫,以免冬天被凍壞。